麥積山石窟(絲路系列十一)
東方雕塑陳列館(麥積山石窟)
在中國佛教藝術石窟遺產中,敦煌石窟、克孜爾千佛洞(新疆)、柏孜克里克千佛洞(新疆)等以壁畫著稱,雲岡石窟、龍門石窟、大足石刻等以石雕聞名,而麥積山石窟獨以泥塑冠絕於世,素有「東方雕塑陳列館」之稱號。
眼前所見的泥塑佛雕儘管是:佛陀、菩薩、阿難、迦葉弟子,雄壯威武的天王、金剛等,都已是歷經了千餘年,雖然色彩不如往昔,但造像依舊栩栩如生。
以泥塑為主的麥積山石窟,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,有部分形象已突破宗教的束縛,淡化了宗教神祕色彩,另一方面卻充滿濃厚的地方生活特色,並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。
麥積山石窟,位在甘肅天水的麥積山,地處秦嶺西段北麓。麥積山,又名麥積崖,因其形如農家積麥之狀而得名。
上圖是遠看的麥積山,下圖則是走近點,更看清楚了壁面上的佛陀塑像。
麥積山有幾個特別的石窟,分別是第3窟「千佛廊」、第4窟「散花樓」和第135窟「天堂洞」。
「千佛洞」(如下圖):在麥積山東崖上端如標示的第3號崖閣,是在北周開鑿之洞窟,也稱「千佛廊」。因為設有棧道通行,對現存泥塑特別以格網保護,以免碰觸損壞。
「散花樓」(如上圖):位在東崖上端的第4號崖閣,是北周時期建造的七佛龕,也稱「上七佛閣」,佛龕內分別有一佛二弟子六菩薩或一佛八菩薩。佛龕外上緣有浮塑,及寶珠泥塑和鱗片樣式的帳幔,在龕外長廊兩側有泥塑天王與金剛力士。在保存的壁畫方面,有北周時期的佛經故事畫與明代「說法圖」、「禮佛圖」之經變畫等。
在第3窟「千佛廊」部份又為上下兩層,上層兩排92身(有廊道和護網),下層四排205身(如下圖),其造型規格大小一致,佈局工整,看來十分壯觀。
「天堂洞」:位於西崖上端第135號窟,開鑿時期應在北魏當朝。天堂洞是一大型平頂窟,平面呈長方形,洞窟中分為正、左、右三壁,共有泥塑13身。
麥積山石窟始創於十六國後秦,約公元400年間,期間歷經西秦、北魏、西魏、北周三朝,大興崖閣,造像萬千,隋、唐、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也都曾不斷開鑿或重修。雖然歷經千餘年,基本上這裡的泥塑一切保存得還很完好,很多泥塑特別加欄護網,有些洞窟也裝門上鎖。
如上圖門上的標示:第31窟,時代:北周(557-581)。
麥積山的洞窟開鑿在懸崖絕壁上,密如蜂房,棧道沿壁穿梭。這裡現存窟龕221個,泥塑、石刻造像七千餘件,壁畫千餘平方米,北朝崖閣八座,是中國現有四大石窟之一,1961年中國國務院歸列為「重點文物」。
第4窟散花樓佛龕外左右兩側的泥塑金剛與力士。
散花樓的中間佛龕上緣橫匾上書有「是無等等」字樣,考究其來歷:這是一位明清時期的學者「王瞭望」,有感於懷才不遇,顛沛流離。當年老後,返回故鄉隴西,來往於寺院,參禪禮佛,吟詩作賦,留下許多作品。當他來到麥積山,被這裡靜立千年的佛像和秀美風光所打動,於是提筆寫下「是無等等」,用以表述心境淡泊如止水。「是無等等」四個字原本取自經文,其含義:「是」指正確的,得到的意思,「無」是指錯誤的,失去的用意,「等等」意即「爾爾」、「如此而已」之意,整個解釋就是:「得失都不過如此而已」。
第四窟,上七佛閣也稱為「散花樓」,是規模最大、位置最高的石窟,七樑八柱、平拱藻井、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崖閣建築,窟內一佛二弟子六菩薩或一佛八菩薩像,歷經唐宋元明不斷修繕,造像已非原來面貌,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具有重要價值。
隔著護網的泥塑佛陀,色澤已然退去取多,但千餘年來也已看盡天下無數蒼生在隔網前走過!
往上看,往下看,都好高!